“少喂点,小孩晚上容易积食。”朱襄避开这个话题,提醒雪。
雪遗憾地放下筷子“好。”
政儿吃肉的时候表情太惹人怜爱,雪有些控制不住。
“去你舅父那里玩。”雪推了推仍旧眼巴巴望着碗里羊肉的嬴小政,担心自己狠不下心又给嬴小政喂肉。
嬴小政乖乖从舅母怀里起身,坐到了朱襄身边。
他的手脚软趴趴,跪坐一会儿就往旁边歪。朱襄先一手拦住往旁边歪的外甥,一边带着歉意道“政儿年岁太小,跪坐不稳,可否让他伸长腿坐”
荀况笑道“虽我是儒家,也没苛刻到要让如此年幼的孩子恪守礼仪。”
蔺相如皱眉“他还小,你不要对他太严厉,会生出反效果蔺礼就是他小时候我对他太严厉,长大后才变得如此懒散”
吃完饼后埋头吃肉的蔺贽“”
朱襄苦笑不已。怎么就变成他对政儿严厉了
朱襄对蔺相如所说的“对蔺贽严厉”是不信的。但蔺相如都如此说了,他自然点头应下,然后让嬴小政伸长他的小短腿,靠在自己身上玩。
雪让人拿了一个缝得歪歪斜斜的老虎玩偶来,塞到嬴小政怀里,让嬴小政自己玩。
朱襄好奇“你缝的一日便缝好了”
雪道“缝得不好。政儿勉强玩着,之后舅母给你缝个更漂亮的。”
嬴小政抱着小小的老虎玩偶,不知道该怎么玩,凭借本能把玩偶压扁又扯开。
蔺相如看着傻乎乎拉扯玩偶的嬴小政,眉间的褶皱稍稍舒展开来,眼神变得有些柔和。
朱襄注意到这一点,心中难免又有些自得。
我家政儿就是可爱
羊肉泡馍很美味,羊肉烫韭菜也非常鲜嫩可口。荀况一不小心就吃得过饱了一些,拉着蔺相如陪他散步。
蔺相如只好在朱襄家中睡下,但把蔺贽赶回家和老妻报平安。
虽然城门已经关了,但以蔺相如的权势,蔺贽晚上仍旧可以回城归家。
蔡泽也告辞回家,说第二日再来拜访。
朱襄让人铺好了床铺后,让雪带嬴小政睡觉,自己跟着两个非要夜游的老头当保镖。
蔺相如嫌弃地瞥了朱襄一眼“你给我们当护卫真遇上歹徒,你只能躲在我和荀卿身后喊救命。”
朱襄厚着脸皮道“我年轻,腿脚便利,我可以背着你们跑”
蔺相如很想问朱襄要如何背起他和荀况两人,但看在朱襄一片好心的份上,他稍稍给了朱襄一点面子,让朱襄陪着一起散步。
但荀况拒绝,不准朱襄跟从。
担心两位老人的朱襄只好提着灯笼,远远跟在两人身后。
两位闲不住的老头没走多远,就围绕着朱襄的宅子绕圈。
他们先沉默了一会儿,荀况最先开口“朱襄需要投奔一个雄主。”
蔺相如皱眉“你整顿饭都在想这个”
荀况道“朱襄的才能在于种田和饮食,皆是活民利器。他必须出仕。”
蔺相如道“我会帮他出仕”
荀况道“你会帮你怎么帮周王室倾颓,覆灭在即。而后无论哪国取代周王室,朱襄若能被重用,定能活无数人赵先王对你有恩,你可以把自己、把你一家人绑死在赵国,这是你的小义;但你不能为了报恩,让黎民苍生失去活命的机会,这是违背大义“
荀况的唾沫星子差点喷蔺相如脸上“人有知有义,禽兽有知而无义”
蔺相如脸色黑沉“有话好好说,怎么突然骂人”
荀况道“我实话实说禽兽有知无义,与你何干怎叫骂人”
蔺相如忍住了想一拐杖敲荀况脑袋上的冲动,咬牙切齿道“我再试一次。若不行,我绝不拦他离开。”
荀况鄙视道“你自己都在骂赵王,难道不知道赵王并非能用好朱襄的雄主”
荀况眼神毒辣,只跟随了朱襄一日,就看清了朱襄施展抱负的困境。
朱襄要教更多的人将贫瘠的土壤改造成良田,一两口水井是不够的,必须要官府开凿沟渠,兴建水利灌溉设施;
朱襄要教更多的人种植比小米、黄米更高产的大小麦,他一个人在家中做麦饼是不够的,必须要官方出资在城镇村落建造公用的石磨,并在拥有田地最多的贵族间推行食用面粉;
朱襄一定还有更多的本事,但这些本事全都会影响贵族豪富的利益庶民生活变好,与贵族的生活差距变小,这也是影响贵族豪富的利益。要施展他全部的本事,必须要有一位既拥有远见卓识,又能压制住朝堂的雄主成为他的后盾。
“朱襄能活多少黎民,全看他背后的雄主有多大的能力,对他托付多大的信任。”荀况斩钉截铁,“赵王不行”
蔺相如的脸色立刻变得灰白“你这么说,那你说哪一家君王行难道是秦王你忘记秦穆公的三良殉葬了吗”
荀况沉默不语。
秦国并非一直在士子中名声都很差。
春秋秦穆公时,秦穆公爱惜人才,怜爱百姓,祭奠普通军士,即便他毁掉了自己一手缔结的秦晋之好,在位时也有许多人称颂他的仁德。
秦穆公开创了秦朝的客卿制度,那时候各国人才都蜂拥而至,愿意为秦穆公效力。
谁曾想,秦穆公死时,居然让一百七十多人“从死”,其中还包括奄息、仲行、针虎三位良臣。
西周时就已经排斥人殉,但这排斥的人殉只是用人当祭品,另一种“人殉”一直存在,那就是“从死”。
所谓“从死”,就是妻妾、家仆、臣子等“自愿陪葬”,陪同墓主人前往九泉之下,继续服侍墓主人。
两者的区别,就是前者是把殉葬的人当牛羊猪狗等祭品;后者承认殉死的是人,甚至还是自己宠爱的人。
不过这种“自愿”,谁都知道不可能真“自愿”。所以王公贵族选择殉死的人时都比较克制。
此时一出,别说士子哗然,连秦国民间都无法接受。秦风黄鸟唱道,“彼苍者天,歼我良人”。
秦国国君名声一落千丈,仁人志士从此绕着秦国走。秦国自秦穆公后,整个春秋时期再无建树。
战国之初,秦国沦为二流国家。直到秦献公时,秦国国力才重新攀升。
而正是这位秦献公,继位不到一年,就下诏终止秦国延续三百余年的人殉制度。可见“名声”对秦国国力确实影响很大。
蔺相如提起秦穆公,是提醒荀况,秦穆公生前一直保持着仁德贤主的模样,死时却翻脸让贤臣陪葬。谁能保证,现在的秦国国君不是他老祖宗那样伪善的人,嘴上吹得天花乱坠,行为上却迫害良臣,甚至让良臣陪葬
老秦王已经快死了
荀况无法回答。
他此次西行,就是去了秦国。
荀况称赞秦国百官和庶民遵守法度,井然有序,仿佛古代贤王治理的国度。但他也看到了秦国最大的弊端,那就是只注重法令,不兴道德教化;只任用有能力的人,不对其品德进行甄选。
荀况预言,秦国会亡于此。
朱襄前世时空的历史证明,荀况的预言完全正确。
“现在或许还没有这样的雄主。”荀况最终叹息道,“他寻得那样的雄主前,请保护好他。”
蔺相如沉默良久,也长叹一声。
两人没了夜游的兴趣,转身向远远缀在他们身后的朱襄走去。
“不散步了吗饿了吗渴了吗要不要我再做点夜宵”
“做什么夜宵夜里不能多吃,会积食伤身”
“你们可以吃饱后再走一会儿哎哟”
朱襄被蔺相如敲了一尺子。荀况看着乖乖捂嘴的朱襄朗声大笑,惊起沉睡的鸡鸭一片。
作者有话要说 全家除了我都咩了,家人把我反向隔离到书房。放心,不会影响更新,只是码字速度变慢,更新逐渐进入阴间时间。
欠账1,31、32营养液欠账2目前欠账44章。
碎碎念
1、
西周贵族墓葬有少量人殉,周王室墓葬并未发现人殉,唯一记载周王室人殉的是汉代笔记小说西京杂记。
杂记说,盗墓狂人刘去疾找到周幽王墓,“冢甚高壮,羡门既开,皆是石垩,拨除丈余深,乃得云母,深尺余,见百余尸,纵横相枕藉,皆不朽,惟一男子,余皆女子,或坐或卧,亦犹有立者,衣服形色,不异生人。”
周幽王死于兵乱,其子东迁,应该没有机会给他修天子规格的墓。再者周王室陵墓规定“不封不树”,即既没有封土堆,也不种植树木以为标志,盗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盗的谁的墓。墓中也不可能几百年尸体不朽,栩栩如生。
所以史学界没有把汉代笔记小说西京杂记当做可信史料。
不过史书中记载过“从死”。少量“从死”不会影响贵族风评,大规模人殉才会。
2、
荀子骂人、夸秦国骂秦国的话,出自荀子。,